“精神病”广义泛指精神科疾病,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狭义上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疾病。
不管是以上哪种,建议就诊科室:精神科、心理科、心身医学科……
不论是“神经病”还是“精神病”,这种有意无意的“笑话”背后,包含的是对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这个疾病的误解和歧视。
当人们在谈论肺炎时,是在谈论疾病本身;但当谈论精神分裂症时,却在谈论整个人。
1
从名字说起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这个名称一次出现大概是在1911年,至今它仍是被污名化严重的疾病之一。在中国台湾,它被叫作“思觉失调症”;在日本,2005年更名为“统合失调症”(Integration dysregulation syndrome);在韩国,人们则叫它“调弦病”(Attunement disorder)。
这些更名都是为了减轻“精神分裂症”这个名字所蕴含的负面意味,更容易让大众广泛接受,也减轻了患者的“病耻感”。
2
了解它的表现
精神分裂症包含着一系列的症状群,每个患者的表现都略有不同。
开始的表现特别容易被忽略,比如说性格的改变,烦躁易怒,怪异的想法等,当然并不是存在这些就一定是精神分裂症。
总体而言,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可以分为阳性和阴性症状两大类。
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怪异言语行为等。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言语行为退缩,认知功能缺陷(包括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
通常每个患者会有上述部分症状。
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名人遭遇了精神分裂症的痛苦,比如画家爱德华·蒙克,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菲利普·K·迪克、海明威,诗人普希金、布兰妮,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约翰·纳什(电影《美丽心灵》原型人物),等等。
- 上一篇:怎样判断是否心理健康
-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