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对精神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因为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显著“精神病性症状”,例如幻视、幻听、解离体验等等,所以人类早识别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而在现代社会显著的精神障碍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随着社会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精神疾病,和一些待定义的精神疾病,例如各类人格障碍、文化休克等等。虽然我们认为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遗传、发育、营养等生物因素,和成长环境、童年创伤、社会应激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显然不同的疾病受这些因素影响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越具“生物倾向”的疾病,在人类文明历史上被发现的越早,患者发病也越早,而越“环境倾向”的疾病,在近现代越多,类型也越复杂越细分。相对而言,因为双相障碍的特征既和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精神病性症状”有显著交叉,又与抑郁障碍的典型特征“抑郁症状”有显著重叠,因此笔者认为双相障碍是处在“交叉路口”上的精神疾病。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不需要生物因素就可以诱发,双相障碍几乎必须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但是由于相比较抑郁障碍而言,由于双相患者数量较少,研究的动物模型也较少,双相障碍的识别有较大难度,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较少,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大空缺。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目前针对双相障碍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遗传学研究 随着现代统计学技术手段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从“种族”和“人群”等概念研究一个疾病成为可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遗传学研究,例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双生子研究等表明,双相障碍的遗传度介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之间。有趣的是,相当多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相较于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双相障碍似乎在生物遗传角度和精神分裂症相距更近。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共享相当多的风险基因,如VRK2、ERBB4、DRD2等。而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同样存在一些重叠的风险基因,如FKBP5等。 (2)临床研究 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双相障碍患者和抑郁障碍患者病理机制可能存在某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二者均存在环境应激因素如童年期创伤等;二者在免疫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等生物方面均存在不同变化。不同点在于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和抑郁障碍患者显著不同。尤其是在抗抑郁剂选择上,双相障碍患者在应用改善动力类的抗抑郁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时存在较大药源性诱发躁狂风险,而抑郁障碍患者则不会。 (3)动物模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双相障碍的动物模型尚未得到行业广泛认可,目前呼声较高的有CLOCKΔ19小鼠等。对双相障碍的模型主要集中于节律改变和躁狂发作上,但相对缺少特异性。抑郁障碍的模型则非常成熟,基于快感缺失、社交挫败、习得性无助等的抑郁造模小鼠已经成为行业金标准。两者的巨大差异从一个角度也提示了,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生物学差异,可能集中在生物节律和相关离子通道等方面。 |
在人类对精神疾病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因为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显著“精神病性症状”,例如幻视、幻听、解离体验等等,所以人类早识别的精神障碍是“精神分裂症”。而在现代社会显著的精神障碍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随着社会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还发现了更多的精神疾病,和一些待定义的精神疾病,例如各类人格障碍、文化休克等等。虽然我们认为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是遗传、发育、营养等生物因素,和成长环境、童年创伤、社会应激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显然不同的疾病受这些因素影响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越具“生物倾向”的疾病,在人类文明历史上被发现的越早,患者发病也越早,而越“环境倾向”的疾病,在近现代越多,类型也越复杂越细分。相对而言,因为双相障碍的特征既和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精神病性症状”有显著交叉,又与抑郁障碍的典型特征“抑郁症状”有显著重叠,因此笔者认为双相障碍是处在“交叉路口”上的精神疾病。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不需要生物因素就可以诱发,双相障碍几乎必须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但是由于相比较抑郁障碍而言,由于双相患者数量较少,研究的动物模型也较少,双相障碍的识别有较大难度,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较少,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大空缺。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目前针对双相障碍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遗传学研究 随着现代统计学技术手段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从“种族”和“人群”等概念研究一个疾病成为可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遗传学研究,例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双生子研究等表明,双相障碍的遗传度介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之间。有趣的是,相当多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相较于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双相障碍似乎在生物遗传角度和精神分裂症相距更近。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共享相当多的风险基因,如VRK2、ERBB4、DRD2等。而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同样存在一些重叠的风险基因,如FKBP5等。 (2)临床研究 诸多临床研究表明双相障碍患者和抑郁障碍患者病理机制可能存在某些相似点和不同点。二者均存在环境应激因素如童年期创伤等;二者在免疫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等生物方面均存在不同变化。不同点在于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和抑郁障碍患者显著不同。尤其是在抗抑郁剂选择上,双相障碍患者在应用改善动力类的抗抑郁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时存在较大药源性诱发躁狂风险,而抑郁障碍患者则不会。 (3)动物模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双相障碍的动物模型尚未得到行业广泛认可,目前呼声较高的有CLOCKΔ19小鼠等。对双相障碍的模型主要集中于节律改变和躁狂发作上,但相对缺少特异性。抑郁障碍的模型则非常成熟,基于快感缺失、社交挫败、习得性无助等的抑郁造模小鼠已经成为行业金标准。两者的巨大差异从一个角度也提示了,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生物学差异,可能集中在生物节律和相关离子通道等方面。 |
- 上一篇:【治疗躁郁症】-躁郁症治疗哪家医院好
- 下一篇: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